德国网球名将兹维列夫近日对ATP现行赛程安排进行强烈质疑,直言其密集的强制参赛规定及冗长的“双周制”大师赛设计已严重挤压球员恢复时间,令球员保持竞技巅峰状态变得困难重重。
在德国名将看来,球员的理想参赛量应该是每年18到20站,这样才能在大满贯比赛中保持好的竞技势头。然而,如今的ATP赛程却规定排名前30的球员每赛季至少要打八站1000赛和五站500赛,加上大满贯比赛和年终总决赛,排名前30的球员每年必须要参加至少20站赛事。一旦球员无正当理由缺勤,即非医疗证明的伤病退赛或者高龄参赛豁免,就会被罚款,并且还会影响球员的年底津贴。
对此,兹维列夫坦言,这太不可思议了,简直让人无法接受!“现在很多ATP大师赛多数已改为耗时两周的赛制,除了蒙特卡洛和巴黎大师赛!但说实话,这两站反而是全年最棒的赛事周,无论对球迷或球员都是。去年巴黎大师赛的氛围太棒了,这可不是因为我夺冠才这么说!”德国名将说道。
兹维列夫怀念过去1000赛的紧凑高效:“传统1000赛只要打5场就能结束,不需要长期滞留赛地,也无须在间隙额外训练,这才是多数球员喜爱的模式。”兹维列夫以德米纳尔为例,谈到了密集的赛程对球员的休息影响太大的问题,他坦言:“要知道,去年11月25日他才刚打完戴维斯杯,但是在12月27日就出现在联合杯赛场。球员连一个月完整休整期都没有,如何为新赛季储备体能?这在当今网坛已成奢望。”
兹维列夫对1000赛的双周制规则的合理性提出根本质疑:“老实说,我从没听过任何球员认为这是好主意,甚至不确定球迷是否真欢迎。谁愿意苦等两天才能再看心仪球员登场?”他承认商业考量的存在,但坚持认为“现行策略显然有待商榷”,ATP必须正视球员群体的普遍忧虑。
其实,近几年赛程压力越来越大确实让很多球员苦不堪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于ATP与WTA方面为了商业利益盲目地扩张赛事,导致赛事数量激增,从而导致球员在不同赛事之间的辗转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赛事与赛事之间的间隙也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则在于在现实无法实现调动球员参赛积极性的情况下,通过“规则高压”强制球员参赛,但这也导致球员疲劳参赛伤病增多,高水平比赛反而越来越少。但为了盈利,只好拖长单个赛事的时长,做饥饿营销,但最终带来的一定是“双亏”,而不是共赢。
兹维列夫的尖锐批评道出了巡回赛中日益蔓延的疲惫感,但这也是赤裸裸的现实。就以今年温网与北美赛季为例,以往这中间会有长达十几天的休整让球员充分休息,而现在几乎是无间隔开赛!再来看看辛辛那提官方的帖子,距离辛辛那提1000赛开赛还有 3 天,而加拿大罗杰斯杯的1/4决赛甚至还没有到来。试想一下,罗杰斯杯的比赛刚结束,而辛辛那提那边就已经开始了,之后就是再次重复一站为期14天的比赛。但这种混乱而又紧凑的比赛节奏,只是为了更多的钱。
球员的身体健康呢?球员超负荷比赛,球迷看得到精彩的比赛?所以像萨巴伦卡、辛纳、阿尔卡拉斯等很多顶尖球员都直接跳过罗杰斯杯,但是大部分职业球员没有这样选择的权利和能力!当商业扩张的齿轮不断加速,球员身心健康与竞技状态的可持续性,已成为ATP无法回避的核心议题。(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陆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