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足球 > 中超

中超苏超爆火:这场球迷大会后,中国足球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5-09-25 20:54:32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足球的2025年过去了不到四分之三,但关键词几乎可以提前揭晓——球迷。

国家队层面,世预赛几乎场场满座;职业联赛层面,多家俱乐部上座率屡创新高;就连新兴的苏超,也在短短四五个星期内就得到了“泼天流量”,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球迷的推动。

9月15日至19日,中超联赛赞助商青岛啤酒召集中超各家俱乐部工作人员代表、各路球迷代表、球员代表、媒体代表在爱达魔都邮轮3天4夜的行程上开启了一场对话。


就在本次球迷大会启动前,北京国安投资人周金辉在一场球员、球迷的赛后冲突舆论风波后公开发问:俱乐部属于谁?事情的起因是国安客场大比分惨败给泰山后,球队中两名球员在下榻酒店和球迷爆发了激烈冲突。周金辉的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些复杂,但他的本意是想缓和球迷和俱乐部之间的矛盾。

当然,不管俱乐部层面是否愿意承认,足球圈中球迷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事实。拿欧洲豪门俱乐部来说,通常收入来自三大部分——比赛日门票、纪念品、电视转播,本质上其实都是球迷在“买单”。


苏超也出现了看台tifo。

在中国,从2023年中国足球全面恢复主客场赛制以来,球迷已经深度参与进了职业联赛——中超联赛看台tifo文化越来越盛行、主场上座率越来越高、客场远征军数量越来越庞大……

更有甚者,几家职业联赛中30年以上俱乐部或正面临困难,或已经解决问题。哪怕在上述俱乐部最困难时,业界依然没有失去信心,愿意坚信当地管理部门终会出手相救,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些有底蕴的俱乐部已经和当地众多球迷建立了彼此无法分割的联系。

资深媒体人丰臻在大会上的总结认为:中国球迷文化已经形成。


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中超联赛最近几年也能够吸引到众多全新的赞助商,联赛冠名赞助商从中国平安变成了华润饮料。

而在今年2月22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足球职业联合会商务合作发布会上,青岛啤酒正式宣布成为2025中超联赛官方合作伙伴。这次合作旨在通过构建“啤酒+足球”的创新生态,为球迷打造沉浸式观赛体验。

作为合作的重头戏,青岛啤酒在与中超联赛联合推出中超联名产品后,分别和北京国安、河南、上海海港、云南玉昆等足球俱乐部合作,推出俱乐部限定款产品,满足球迷的情感和消费需求。这些定制款产品将俱乐部以及中超的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强化球迷对于联赛和球队的情感归属。


来自多个中超俱乐部的优秀球迷代表,也在论坛上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从设计tifo,到制作球迷服务小程序,再到经营球迷主题餐厅,每一位球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热爱。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俱乐部,但对于足球、对于球队的爱却是共通的。

“中国职业体育相当长时间内,在球迷社群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在一位资深体育营销专家看来,好在最近两年时间业内已经看到这方面文化建设的进步,“比如蓉城南看台向清洁工致敬,工体看台为去世球迷留专属座位,这些人性关怀场面可以和球迷建立更广泛的联系。”

某种程度上说,苏超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破圈并且迎来巨大流量,球迷的归属感就是重要因素之一。苏超南通主场和宿迁比赛现场出现了一个极有意思的球迷样本:南通人爸爸和宿迁人妈妈在杭州相识,组建了家庭生下了儿子,父母分别身穿红色(南通)和蓝色(宿迁)球衣来南通现场看球,而孩子穿着一件特制的半红半蓝球衣。如此接地气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另外一个广泛传播的故事是:在常州一家烧烤店获得了赞助苏超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这组家庭球迷还是烧烤店老板,之前都没有现场看球经历,基本上不属于球迷群体,但这并不妨碍在一定的契机下,他们同样可以参与到足球这项运动中。

苏超通过“文旅搭台、足球唱戏”的方式,挖掘了深藏于社会方方面面可以转化为球迷的一个庞大群体。快消品和体育运动之间天然契合,在现代足球的历史长河中,看球喝啤酒已经成为一种标志性文化。当下青岛啤酒赞助中超联赛,不但精准触达了海量消费群体,也成为品牌年轻化的重要抓手,伴随着消费场景从传统餐饮拓展到体育赛事等多元化场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或许海量的消费群体,还能够继续扩大。中国球迷数量增长的潜力,依然巨大。

最新资讯
最新录像
最新集锦
热词推荐